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未分类

中国电工钢如何跟随“一带一路”走出去?

如今,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、资金紧缺、环保压力增大等诸多挑战,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给钢铁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。日前,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秘书长、华中师大研究生导师陈卓在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上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可以为中国电工钢产业去产能、调结构、走国际化市场带来机遇。
 
国家电投海外业务分布在36个国家和地区
 
陈卓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重发展机遇。“一带一路”沿线主要国家钢铁生产成本较高、规模较小,而且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落后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进必然带动铁路、公路、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,从而带来大量钢铁需求。
 
据了解,2014年~2016年,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,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。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估算,2016年~2020年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合意投资需求至少在10.6万亿美元以上。从海关总署的数据看,2016年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.3万亿元,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25.69%。
 
据陈卓介绍,到2016年底,国家电投在海外的投运电力装机容量为350万千瓦,正在建设的电力装机容量为1005万千瓦,开展建设准备的电力装机容量为298万千瓦,还在为1350万千瓦的电力项目提供工程总承包、售期保障服务和电站的运行。上述这些海外业务分布在36个国家和地区,正在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电力保障。
 
陈卓指出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可以成为我国推进多边跨境贸易、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,将进一步促进电工钢产业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,为我国电工钢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外部条件。同时,“一带一路”愿景与文件所提出的“政策沟通”“设施联通”“贸易畅通”“资金融通”“民心相通”等合作内容,也为我国电工钢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全方位的战略指导,有助于我国企业在相关国家获得参与公平竞争的待遇。
 
电工钢产业达到服务全球的境界
 
据他介绍,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电工钢制造基地:2016年我国无取向电工钢产能约1002万吨,尤其是当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的成立,更增强了我国电工钢的优势。2016年~2017年间,国内企业大多数经历过技术改造、产品结构升级的洗礼,如今,中国已实现电工钢产品全覆盖生产,并已形成中高端产品市场。
 
陈卓表示,特别是从2014年起,我国高牌号、高磁感(高效)无取向产量有较大增长,为中国和世界提供了服务基础。目前,国内在冷轧电工钢各类品种、厚度规格、顶级牌号上的研发能力已经能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。
 
他表示,可以预见,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越来越得到响应的大环境下,我国电工钢产业将大有可为,我国电工钢生产企业国际化、全球化发展道路将更加通畅。他还对电工钢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:
 
一是优化结构为“一带一路”提供优质资源。我国电工钢行业要充分了解“一带一路”周边国家的法规政策、国家电力建设规划以及对电工钢的实际需求,把最好的、最适用的电工钢输送给周边国家;开发生产更多、更好的中高端产品,在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,也要拿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满足周边国家的需求;开展“一带一路”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电工钢技术转让、技术培训服务,通过“一带一路”与周边国家建立更深刻、更友好的国家层面的合作关系。
 
二是降低电工钢制备成本。我国电工钢行业可围绕降低电工钢制备成本,集中多方力量,深度开展CSP(薄板坯连铸炼轧)工艺生产取向电工钢技术、薄带铸轧生产电工钢技术的研究,节约能耗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成材率,实现电工钢短流程工艺技术的产业化和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新工艺。
 
三是满足全球节能降耗及中国实际需求。我国电工钢行业要重点开发超低铁损取向电工钢制备技术、超高磁感取向电工钢制备技术,满足国家电网发展需求;要重点开发薄规格无取向电工钢制备技术、高端高效电机用电工钢制备技术、中频高效电机电用电工钢制备技术、高强度电工钢的制备技术,满足100万千瓦以上、超超临界电机用钢、抽水蓄能发电用钢、高效节能电机用钢、交通驱动电机如城市有轨交通,支线铁路、高铁、地铁、新能源汽车电机、无人机和高端家电等用钢的需求。
 
四是强化国家标准执行力及与国际标准接轨。我国电工钢行业要围绕电工钢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,强化国家标准执行力,提高电工钢国家标准门槛,取消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低端产品牌号,淘汰电工钢生产企业的落后产能;推进和开展全生命周期无公害电工钢制备技术、全生命周期低能耗电工钢制备技术、低噪音电工钢制备技术研发,真正满足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。
 
陈卓总结说:“‘一带一路’带来了无限的市场空间和舞台,我们要抓住机遇为中国电工钢走向世界发挥作用。电工钢在中国生产、自主创新、技术转让等方面,要达到服务全球的境界。未来,中国电工钢产业要在生产能力上保持世界第一,在生产技术、产品研发、技术储备上达到世界领先;在知识产权、专利技术、发明专利数量上超过发达国家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实现中国电工钢强国梦!”
 
来源:中国冶金报
原文链接:http://1guigang.com/news/1669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~~~
0
广告位招租

站点公告

网站试运行,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,多提宝贵意见!
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